搜尋
| 簡體

百科

文章

話題

寶寶厭食

2023-08-16 20:27:23
177 瀏覽

寶寶厭食常見於3-6歲的兒童,具體表現為嬰兒食慾減退或消失,嚴重可能會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出現這一病症可能和餵養不當、先天不足、營養不均衡、用藥不當、微量元素缺乏、以及疾病因素有關,需要對症治療,如採用中藥化食、或是補充微量元素等,具體需醫生診斷後決定。

一歲小孩不吃飯厭食怎麼辦

回答:嬰兒厭食、厭奶是指食慾減退或消失,主要有生理因素或者神經系統受刺激有關,繼而導致體內消化系統調節能力失衡。

在幼兒成長的黃金階段,很多寶寶在3個月左右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厭奶情況,但此種現象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會在2-4周內自行好轉,但如果長期表現為厭食或沒有食慾,那麼就屬於厭食症,需要適當用藥調理。

3個月寶寶厭奶很常見

在醫學上,寶寶厭食症狀多發於3-6歲的兒童群體中,常伴有食慾不振的症狀,甚至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長期處於這個階段,那麼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

另外要注意的是,厭食分為假性和厭食症兩種情況,雖然字面意思大體相同,但卻有著根本上的區別,前者是父母拿不準孩子每天的食量,然後誤以為得了厭食症才吃得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寶寶身體在健康成長,就說明並沒有得厭食症,不需要用藥治療。

兒童厭食的危害

1、餵養不當:小兒臟腑嬌嫩、脾常不足,如果食用過於油膩的輔食,超越了小兒脾胃的正常納化能力,或者偏食、冷食,或飢飽無度等,都會損傷脾胃,此種原因最為多見;

2、先天不足:先天性脾胃薄弱的寶寶,出生後往往會表現為不欲吮乳,如果後天沒有做好調養,那麼就會形成脾胃怯弱、乳食難以增進;

3、營養不均衡:很多孩子喜歡吃零食,但這些垃圾食品都是經過化學加工的,雖然味道很好但長時間食用對脾胃影響很大;

4、其他疾病因素:一些疾病因素也會影響寶寶脾胃,在中醫上常見因素有脾為陰土、喜燥惡溼等,這類情況建議就醫諮詢,然後對症治療;

5、過渡驚嚇:寶寶受到驚嚇或者打罵,容易引起情緒上的壓抑,植物神經功首受到抑制,胃腸道的蠕動就會變慢,繼而引起厭食現象;

6、用藥不當:寶寶在生病用藥治療後,如果藥物使用不當,可能會導致孩子厭食,比如紅黴素、VD補充過量等可引起食慾不振;

7、微量元素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如鋅攝入過少,引起腸胃功能吸收不好,導致寶寶厭食症狀。

不過一般而言,多數寶寶厭食可能只是輕微的挑食、偏食或者排斥某種食物,這種情況就不用過於擔心,家長可以嘗試一些治療小兒厭食的偏方來調節,一般很快就能恢復健康。

小兒厭食症又稱消化功能紊亂,兒童長時間處於食慾不振以及抗拒進食等,臨床上比較嚴重的患兒還會出現嘔吐、腹脹、便血等症狀,長期以往會影響寶寶正常發育,繼而導致面相微黃、形體偏瘦等,除此之外寶寶厭食還有以下4個典型的表現。

嚴重患兒會出現嘔吐現象

糾正方法

  1. 1. 積滯不化:患者不思納食或者食物無味,繼而拒進飲食、形體偏瘦,以往有很多家長髮現自家寶寶突然出現厭奶,如果是短期的情況,那麼並非是厭食的表現;
  2. 2. 脾胃氣虛:寶寶精神變差,面色萎黃拒食,如果稍微進食,大便中會夾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或者大便不成形,身體表現為容易出汗、舌苔薄白等;
  3. 3. 胃陰不足:容易口發乾,寧願多喝飲料也不想進食,面板乾燥少潤澤,大便多幹結,舌苔少,舌質偏紅等;
  4. 4. 水腫畏寒:厭食症初期的症狀為明顯的體重下降,出現水腫,而由於體內脂肪缺乏,寶寶變得容易發冷、畏寒等,部分患兒還會出現性格改變,比如抑鬱、焦慮、喜怒無常等。
以上4點就是厭食症最為典型的表現,寶媽可以以此來判斷,另外如果是神經性的厭食,那麼還會出現嘔吐症狀,並且會影響睡眠質量,當寶寶出現上述症狀時,家長首先要排出其他疾病因素,才能準確診斷為厭食症。

一般比較小的嬰幼兒會比較容易表現為厭食情況,常見於3-6個月左右,不同寶寶經歷的厭食期長短不一樣,有的嬰兒可能在三五天之內就會消失,而有些則會持續半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

厭食持續時間

短期的厭食家長不用擔心,可以通過少食多餐的方法來改善,在每一次吃完奶後,家長可以適當按摩寶寶的肚子,促進腸胃的吸收,因為很多寶寶厭食都是因為腸胃消化不好所致。

對於年齡比較大點的兒童,厭食期多發生於1—3歲的時候,一般持續大概是一兩個月左右,不過這個也是因人而異的,這類情況主要是與日常的輔食結構不當有關。

所以總的來說,厭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極端是幼兒時期(3-6個月)的時候,另一個階段是兒童時期(1-3歲),這兩個時間段家長需格外注意。

常規的治療方法是通過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以及搭配藥物來調理,此種方法可以快速刺激孩子的食慾,不過引發寶寶厭食的原因有很多,臨床上主要診治原則以對症下藥為主,如果是微量元素缺乏所致,可以口服葡萄糖酸鋅容易來激發食慾。

在中醫認為,小兒厭食症是脾胃虛弱,再加上餵養不當導致內臟損傷,繼而引發肝氣不暢、乘脾犯胃等,根據《中醫兒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指出,厭食症可分為脾胃不和證、溼熱證、氣虛證以及陰虛證,其中脾胃不和證較為常見,所以下面推薦3種健脾又開胃的中藥,寶媽可以參考一下。

1、小兒七星茶顆粒

小兒七星茶顆粒

用於小兒積滯化熱、消化不良、不思飲食以及大便不暢等症狀,不過此類藥物適用於實熱證,對於脾胃虛寒者則不適合。

2、太子金顆粒

太子金顆粒

用於小兒乳食內滯所致厭食,消化不良、面色無華、形體消瘦等,其特點是所含太子參藥性平和,既能益氣,又能養陰。

3、醒脾養兒顆粒

醒脾養兒顆粒

用於脾氣虛所致的兒童厭食、腹瀉便溏、煩躁盜汗等,除了健脾開胃外,還有祛溼利水、鎮靜安神、止瀉功效。

除了吃以上的3種中藥,市面上還有很多可以治療厭食的藥物,家長可以事先諮詢醫師,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選擇,服藥期間要忌辛辣油膩的食物,通過搭配輔食效果更好。

中藥調理效果比較好,但對於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嬰幼兒,某些中藥可能出現不良發應,所以對於這部分兒童,可以通過食療方法來緩解,具體有以下3種。

1、淮山鴨肫粥

材料:淮山藥15克、鮮鴨肫1個、粳米50克。

做法:鮮鴨肫洗淨切成片,粳米洗淨和淮山藥等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煮沸,文火煮成粥。每天吃1次,連服5~7天。

2、豬肚大米粥

材料:豬肚250克、大米100克、鹽少許。

做法:先用鹽將豬肚搓洗乾淨,切小丁,與大米煮成爛粥,加鹽調味,分次食用,此款粥品可治小兒食慾不振、病後虛弱以及四肢乏力等症狀。

3、泥鰍燉豆腐

材料:活泥鰍300克、豆腐260克、鹽蔥姜少許,黃酒、味精、澱粉適量。

做法:泥鰍放入清水盆中1-2天去除腮,放入鍋中加鹽蔥姜,黃酒清水適量煮,煮爛時調澱粉、調味料即可。

新生兒檢查專案嬰兒斜頸嬰兒磨牙棒嬰兒腸絞痛abo溶血
兒童換牙學步帶厭奶期小兒雞胸開奶
寶寶厭食生乳汁嬰兒對眼學飲杯胎毒
尿布疹嬰兒溼疹新生兒睡姿幼兒急疹新生兒吐奶
嬰兒嗆奶巨大兒新生兒打嗝臍帶血火棉膠嬰兒
交流群

四代試管

卵巢早衰交流群

三代試管

優生優育攻略群

高齡生子

絕經助孕攻略群

無精/死精

顯微取精交流群

冷凍卵子

生育力儲存經驗群

出國生子

海外試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