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出血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胚胎方面,一種是孕婦方面,但是大多數孕婦在孕早期出血都是因為孕婦本身的原因導致,若孕婦患有一些相關的婦科疾病就會導致在懷孕期間出現出血的症狀,需要及時就醫,判斷是否需要保胎處理。
懷孕之後孕婦身體內的各項激素出現上升,受精卵開始著床發育,但是在孕早期的時候胎兒十分敏感,孕早期的時候孕婦很容易出現出血或是褐色分泌物的情況,而孕婦在孕期出血也分為很多種情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1. 胚胎著床出血:這種情況的出血是屬於正常情況,一般是因為胚胎在著床進入子宮內膜的時候出現的生理性出血,這種情況的出血一般會在1-2天之後消失,且出血量並不是很大,呈現為點滴狀出血,不用太過於擔心;
- 2. 子宮頸病變:若孕婦患有子宮頸病變或是宮頸息肉的情況,因為身體內激素的不斷升高,所以會造成孕期出血,需要及時進行治療,以免對胎兒造成嚴重傷害;
- 3. 同房出血:孕早期部分孕婦如果沒有忍住性慾進行同房,很有可能造成出血,導致流產,這主要是因為孕早期的胎兒還沒有發育穩定,所以在強烈的撞擊下容易發生流產;
- 4. 炎症出血:孕婦在懷孕期間如果陰道受到感染,患有相關的額婦科炎症,就會造成陰道出血,需要立即進行相關治療;
- 5. 宮外孕出血:很多孕婦在孕早期出血不排除是因為宮外孕的原因導致出血,且宮外孕導致的出血一般還伴隨著一定的腹痛,這種情況醫生會要求停止妊娠,避免造成生命危險。
總而言之,在孕期不管是哪一種出血都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的診治,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排查胎兒是否正常,孕婦在出血的時候不能存在僥倖心理,若出血不及時就醫,很有可能對孕婦本身造成一定危害,還會出現流產的情況。
如果通過醫生判定是正常出血或是先兆流產就要根據醫生的判斷來確認是否需要進行保胎治療,且孕婦在孕早期階段一定要注意臥床休息,充足的休息時間,還要禁止性生活,健康的的飲食也很重要,若出現胚胎髮育異常或是停胎等情況,建議終止妊娠。